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15 02:13 10
养过猫的都知道,这小祖宗身子骨娇贵得很。前脚刚给梳完毛,后脚就蹿到沙发底下打滚,哪天突然蔫巴了,急得人直跺脚。特别是那些肉眼瞧不见的虫子,专挑软柿子捏,悄么声儿就把猫折腾得够呛。
您瞅瞅胡同口老张家那只狸花,前阵子整天挠脖子,毛都秃噜皮了。带去宠物医院一查,好家伙,跳蚤在它后脖颈开派对呢!大夫拿着梳子一篦,黑芝麻似的虫屎哗啦啦往下掉。老张拍着大腿直嘬牙花子:“早晓得该按时驱虫,省得花这冤枉钱!”
年龄段 | 外驱间隔 | 内驱间隔 |
---|---|---|
奶猫期 | 21天 | 30天 |
半大猫 | 45天 | 60天 |
成年猫 | 90天 | 180天 |
广东街坊说得俏皮:“落雨湿湿,虫虫最中意”。回南天墙壁淌水那阵子,最好把驱虫时间往前提半个月。要是家里猫崽子爱钻花盆,那得跟北方腌酸菜似的——勤翻动,每月都得检查耳螨。
江浙沪包邮区的朋友可得留神,梅雨季虫卵孵化快得像快递发货。有经验的铲屎官会掐着黄历念叨:“清明驱虫保平安,白露再防跳蚤欢”。屋里开地暖的人家更得注意,暖烘烘的环境让寄生虫以为天天过大年。
别听卖药的小妹瞎忽悠,什么“进口货药效猛”。隔壁李婶上次给猫用了不对症的药,害得主子三天没拉屎,急得她差点把开塞露当眼药水使。体重不足三斤的奶猫,得选婴儿配方的驱虫剂,跟照顾月子娃一个道理。
体重区间 | 用药量 | 禁忌 |
---|---|---|
1-2kg | 半支 | 避开眼鼻 |
3-5kg | 整支 | 孕猫慎用 |
5kg+ | 加倍剂量 | 忌洗澡 |
可别信网上说的“大蒜水驱虫”,整得满屋蒜味不说,猫喝了准窜稀。还有拿风油精抹猫爪子的,虫子没赶跑,倒把主子惹毛了,一爪子能给挠出个十字绣。四川老话讲得好:“偏方治大病,多半要你命”。
山东大娘有招绝的,见猫舔毛就念叨:“舔三下该驱虫了”。虽说没啥科学依据,倒是提醒人该注意主子卫生。真要判断该不该驱虫,得扒开猫毛看根部,要是发现小黑点,拿水化开见血色,那就是跳蚤屎没跑了。
上个月楼里小年轻给猫驱虫后,主子瘫成猫饼两天没动弹。急得他差点打120,后来才知道是药物反应。有经验的猫奴这时候会备着猫薄荷,跟哄小孩吃药似的逗主子开心。要是赶上猫吐黄水,赶紧煮点南瓜糊糊,比啥止吐药都管用。
驱完虫那周可别急着带猫出去浪,免疫力正弱着呢。河北养猫大户有句顺口溜:“驱虫七天不见客,洗澡更要等半月”。真要发现主子耳朵冒油还甩头,八成是驱虫没驱干净,得杀个回马枪。
怀孕的母猫驱虫好比走钢丝,得选孕畜专用的药。有窝流浪猫接生婆说过:“驱虫不赶早,奶水带毒跑”。刚断奶的幼崽更娇气,得用棉签蘸药水慢慢抹,跟给故宫文物除尘似的仔细。
老猫驱虫又是另一番光景,北京胡同里的大爷有经验:“十七八的老猫驱虫,得跟伺候老太爷似的”。剂量减半不说,还得搭配营养膏,生怕伤了元气。要是碰上肾功能差的,得把驱虫周期拉长到小半年。
两广地区蟑螂多,连带蜱虫也猖狂。当地兽医提醒:“驱虫要选驱蜱灵的,普通药不管用”。东北老铁则要防着壁虱,这玩意专挑猫耳朵后头下嘴,驱虫时得重点关照后脑勺。
云贵高原的铲屎官更头疼,潮湿气候让绦虫长得快。有次见大理客栈的猫,屁股上挂着米粒似的虫节片,老板直拍脑门:“光记得外驱,忘了内驱这茬”。现在学乖了,每月准点喂药,跟寺庙敲钟一样准时。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