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0 00:25 18
哎呀,讲起咱们的牛玉儒书记,那真是让人心头一热。这位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别看他是个大官,可是对宠物那可是一把好手,简直是“宠物控达人”!
你看,这诗一样的话:“像一团炽烈的火,他总是激情地燃烧;像一面迎风的旗,他总是在呼啦啦地飘动;像一匹驰骋的骏马,他总是向绿色的前方飞奔……”这可不是随便说的,牛书记的一生,真是无愧于这样的称道。就算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在为他的事业、为深爱的草原父老乡亲做着最后的奉献。
1952年11月,牛玉儒同志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70年,他开始在农村插队锻炼,197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职业生涯。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牛玉儒一直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真的是“草原的儿子”啊!
有一次,牛书记在《内蒙古商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呼和浩特市有一个贫困家庭欠了债,孩子面临辍学。他二话不说,就拿出1000元钱,让工作人员去调查核实,然后把这笔钱给了那家人。一直到他逝世,那家人也不知道这笔钱的来源,因为工作人员只告诉他们:“是一位好心人、一个读者给的。”
还有一次,牛书记在冬天走访贫困户,得知一个肢残老人为供养上大学的女儿欠了2万多元的债,而且没有争取到助学贷款。他二话不说,带头捐款,还将3000元慰问金递到老人女儿的手中,叮嘱她好好置办年货。
牛书记不仅对陌生人如此热心,对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他的五个兄妹都在通辽老家,其中两个妹妹和妹夫都下了岗,姑父在火车站蹬三轮车维持生计。他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安排工作。春节回家,他见到二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事儿我帮不上忙啊!”
牛书记的妻子谢莉说,和牛玉儒相守了25年,总是聚少离多,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5年。他生命的最后90多个日夜,竟然是夫妻俩相守最长的日子。他曾经安慰谢莉:“请你多体谅我一点,等将来我退休了,一定在家陪你,给你做饭,干家务活儿……”可是,造化弄人,他终究没有等到退休的那一天。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牛玉儒吃住在办公室,抢时间建成了占地500亩、480个病房、800张病床的SARS救治中心,为防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用一生的时间向百姓证明了什么叫“俯首甘为孺子牛”。
牛书记工作负荷很大,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有时甚至一天得在汽车上度过大量时间,上车睡觉,下车就进入工作模式。高压的工作状态,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他的身体逐渐透支。几次在工作中晕倒,体重也日渐下降。最后在同事和家人的关心下,才抽出半天时间去医院就医。2004年4月,他在内蒙古医院就诊时发现患了结肠癌肝转移,需要到北京进行治疗。
即使在京治病期间,他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其间,他3次回呼和浩特参加会议、检查指导工程建设。
2004年8月14日,我们的“人间天使”永远地离我们而去。肠癌带走的是他的生命,带不走他对当地百姓的爱。8月20日,骨灰安放仪式那天,呼和浩特民众冒雨为他送行,场面感人至深。牛玉儒曾说过:“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他一直把这句话当做自己做人做事的宗旨,也确实用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许。
肠癌无情,爱留人间。虽然牛玉儒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1岁,但他的这一生,却浓缩了所有生命的精华,心系百姓,把自己所有的“爱”留给了百姓。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