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0 02:16 13
各位鱼友,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养鱼的绝招,还有一段超实用的草鱼养殖视频教程,新手朋友们一定要看哦!🎉🎉🎉
“哎,这个鱼池能养多少鱼啊?”记者问林威龙,他笑着回答:“别小看这个鱼池,它能养的鱼是同样体积鱼塘的30倍!”
林威龙介绍,这里的鱼有一部分是利用山泉水养殖的,不仅长得快,味道还特别鲜美。记者尝了一口鱼池的水,果然甘甜可口!
林威龙研究出了高密度养鱼法后,不再只是孵化鱼苗,他对自己在山下的鱼塘进行了特别设计,用来养殖商品鱼。他在鱼塘中心建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池子,然后在池子中间安装了“推水增氧”装置。林威龙介绍,这个装置可以推动鱼塘的水24小时循环,不仅能让鱼在水的逆流中“健身跑”,还相当于给鱼制作了一个“洗手间”,把鱼排泄的粪便冲到集污区,使水质保持干净。
林威龙告诉记者,2019年10月他售出了这个鱼池养殖的第一批鱼,扩建的6个水泥砖砌成的鱼池在2020年2月也已投产。“通过这种方法,养鱼变得简单了,投资也少了。”林威龙说,“鱼池可以用水泥砌成,也可以用铁皮打造,简单又方便。既可以在水田里养殖,也可以在自家楼顶养殖,在有山泉水的地方养殖更加理想。”据他介绍,这种养殖法在国内养鱼界属于首创,目前已经申请专利。
因为利用林威龙的养鱼法养殖出来的鱼产量高、质量好,很多贫困户都被吸引参加到了养鱼行业中来。据林威龙介绍,目前他的合作社已建立党支部,采取“支部+基地+贫困户”的形式,吸纳整合扶贫发展资金55万元用于基地建设,然后根据投入资金的8%或16%的比例分红给村委,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他还指导贫困户入股参与,让贫困户把小额信贷资金投入基地,开展鱼苗孵化。
“别人养鱼我就做鱼苗孵化。”林威龙决定“不走寻常路”。因为资金短缺,他开始时只小范围养殖。没想到,他的第一批鱼苗在快上市的时分却一夜之间死光了。原来,因为鱼苗密度太高,随着鱼苗逐渐长大,鱼塘里的氧气严重不足,就导致了鱼苗因缺氧死亡。
2016年,林威龙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因为场地有限,他大胆想到了高密度养殖,并开始研究。“进行高密度养殖,最关键的是解决氧气问题。”林威龙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还到处考察一些大的养殖场。很快,他就开始对鱼塘进行改造,并进行了孵化实验。“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他说,几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过鱼苗死亡的迹象。一时间,很多养鱼大户都争相前来向林威龙取经。
“这种养殖法投资较少,带动了很多贫困户进行养殖。”林威龙说,目前已有200多户贫困户利用这种养殖法养鱼,其中大部分已靠养鱼脱贫致富。
林威龙是80后,记者见到他时,只见他一身休闲装扮,看上去不像是养鱼户,却更像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别人的鱼塘许多都处于低洼地带,他却不止在低洼地带有自己的鱼塘,还在山上建了鱼池,山上的鱼池也不像一般山塘那样在某个低洼处凹下去,而是在山地上突出来,好像用铁皮围成的一个大“水桶”。
不久后,广东一养鱼大户直接上门找到林威龙,主动提出与他合作,并出资20万元改造鱼场的设备。“这位老板还让我到他的鱼场参加各个养殖环节。”就这样,林威龙的鱼场很快走上了快车道,养殖的鱼苗不仅在两广地区销售,还远销东南亚多个国家,呈现出供不应求之势。
“那一次死了上亿尾鱼苗,损失快要20万元。”林威龙十分沮丧,“当时想过放弃,但又不甘心。”后来,林威龙特地到广东向养鱼大户学习。开始时,他问人家一句鱼塘养草鱼技术视频,人家就答一句,偶尔还爱搭不理鱼塘养草鱼技术视频。有一次,他跑到人家的仓库,把仓库里的用药一样样记下来,然后观察人家怎样使用。一些养鱼大户见他如此好学,便敞开心扉,将养鱼技术倾囊相授。在他回到自己的鱼塘重新开始养鱼时,水产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还上门指导,并带他到处学习,他由此逐渐掌握了一门过硬的养鱼技术。
林威龙正式踏入养鱼行业是在2007年。因为创业失败,那年他从广东回到了故乡。当时看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鱼,他认为自己还年轻,也可以在这条路上大展技艺。
他在山上制作由自己设计的水泥鱼池或铁皮鱼池,再分别自己研究出来的高密度养鱼法放养鱼苗,一个别积800多立方米的鱼池半年便可产鱼2.5万千克,是同体积鱼塘产量的30倍。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养鱼法无偿传授给周边的贫困户,带领贫困户一起致富……他就是陆川县大桥镇瓜头村龙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威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对养鱼感兴趣,或者想学习一些养鱼技巧,记得关注我哦!下次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养鱼知识!👍👍👍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