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5 13:03 15
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温馨的故事,关于训练萌宠坐下,防疫知识记心间的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市民田密斯的孩子豆豆,今年4岁,是一位自闭症患者。由于存在社交障碍,豆豆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其他事物置若罔闻。田密斯为了帮助豆豆恢复,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最近,在一次融合课上,天津治愈犬团队宠物行为训导师、志愿者皓天带着爱犬“大狼”来和小伙伴互动。田密斯惊喜地发现,豆豆居然从头至尾注视着“大狼”的表演,还在皓天老师的指导下给“大狼”喂食,这是从未有过的进步。
活动开始后,舞台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治愈犬与其主人整齐有序地站在台上,依次表演还礼、握手、坐下、转圈等技巧。
萨摩耶“奶糖”第一个上场,女主人唐果果发出指令:“奶糖,坐下!”“奶糖”环顾四周,走到台下,趴在观众中心。小朋友们一片欢呼,纷纷把手伸向它。“奶糖”依从地接受抚摸,直到第二只狗开始表演,才在女主人的带领下离开。
活动现场来了10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他们摆出摊位,将玩具、书籍等出售,欢笑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正式活动还没开始,几只治愈犬就被小朋友和家长团团围住,抚摸、喂食,每只狗都要不断地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互动,始终保持热情。
活动还没开始,主人们就带着狗提前到了。他们事先通过网上报名,已经提交了部分信息。谢怡一见面就可以叫出部分宠物的名字,比如吉娃娃犬“坦克”、阿拉斯加犬“菜菜”等。
虽然今天是自闭症日主题公益活动,但主办方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采用“废除标签 天然融合”的方法,没有进行普教家庭和自闭症家庭的结对帮扶,而是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现场参与活动的自闭症患儿家长赵女士说,她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可以与一般孩子无差别地活动,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是难得的融合机会。虽然由于人多、紧张,孩子未能摸到自己喜欢的狗,但家长还是很欣喜。
法斗犬“大福”表演时,小朋友们纷纷到台上摸它。“大福”耐心地互动,不时调整方向,让孩子们摸得更方便。治愈犬团队领队谢怡现场讲解:“小朋友们,请顺着狗狗的毛抚摸,感受它们的呼吸,是否可以感受到狗狗的友善和爱心?”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回答:“是!”
秋田犬“雷欧”表演了稳定技巧,主人离开好一会儿,它仍旧在舞台中心端坐不动。通过主持人的介绍,人们得知,“雷欧”曾被人遗弃,被现在的主人收养后,经过训练,成为优秀的治愈犬。
治愈犬也叫陪伴犬、精灵安抚犬,多在养老院、疗养院、儿童治疗中心等场合工作。经过特别训练,它们可以通过与人进行肢体接触来抚慰人的情绪,能对人起到陪伴和心灵安慰的作用。治愈犬的挑选对犬种没有限制,要求身体健康、性格稳定、喜欢与人亲近。
这些狗的性格不同,之前接受训练的水平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在考核课的第二个环节,狗狗们接受第一次专业的服从性训练。它们被要求由主人用左手拉着牵引绳,在一个圆形场地转圈,互相之间始终保持两米的距离。这个技巧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的狗活泼,走着走着就要离开,有的狗比较懒,走着走着就不想动了。都需要主人及时纠正。
45岁后,我的工作生活比之前轻松了,就开始做志愿者。“雷欧”是被别人抛弃后,我收养的。第一次参加活动,它也害怕。我觉得它会失败,结果,它一下台就特别兴奋,直接表演握手,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当时它7岁了,从来没有接受过特别培训,却稳稳地坐在那里...
“带着狗狗做公益,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谢怡说:“我们的训练要求是训导师为狗量身定制的,既要表现狗的特性,又要符合治愈犬工作要求。需要训练的项目不多,但狗和主人的配合很重要。每只狗都要经过海选、复训和多次练习。我们今年举办了自闭症康复主题实践学习课,必须有实践课学分,才能参与志愿服务;每次陪伴课的前一周,必须有一次复训,挑选状态最好的狗和主人参与。”
谢怡,47岁,自2006年起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在之前从事国外教育交流工作过程中,她了解到,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而如果投宿家庭有宠物,孩子往往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安静地适应新环境。这让谢怡受到启发。
“大狼”是一只哈士奇犬,乐观派,对困难和恐惧敏感度低。陪伴中,显出孩子一样的乐观积极,让许多害怕狗狗的“星星的孩子”勇于接触,露出笑容。
当天的活动是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内进行的,接受融合教育的是该中心6名自闭症儿童,参与者还包括该中心教师、天津治愈犬团队,和其他公益团队的志愿者。活动室的三分之一安排的是观众席,教师和家长们坐在小椅子上,每一个孩子都有几个大人照看。
2021年,她参加某公益基金会特别困难群体帮扶活动时期,考虑如何通过一个公益项目,把动物保护和服务特殊人群结合起来。最终,治愈犬项目成形,并在该公益基金会注册了天津治愈犬团队志愿者小组。
演出持续了约1小时,分别活动时,治愈犬还继续与小朋友互动,队服上的“治愈犬”3个字格外引人注目。该中心的付榕老师说,今年自闭症日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治愈犬作为一种辅助疗法的引入,对于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来说是一种创新性的关爱方法。自闭症患者的家长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治愈犬在治愈孩子的同时,也在治愈家长。
皓天带着爱犬“大狼”赶到。“大狼”是一只7岁的哈士奇犬。皓天说,这是“大狼”第一次来到这个场地,陌生且封闭的环境、现场的声音都会给治愈犬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人欣喜的是,“大狼”经受住了考验,3个多小时,全程表现优秀。
第三个环节是训练狗的稳定性,这是它们成为治愈犬的基础,也是最考验新手的时刻。在一声声“不准动”的指令中,狗狗们不顾主人的面子,刚被要求不准动,就随着主人走起来,现场一度混乱。口角花的边牧犬“Puppy”是个例外,它被指定位置后,不断原地不动,累了直接趴下休息,为几米外的主人赚足了面子。身体娇小的女主人说,她从未刻意锻炼过“Puppy”,只是在遛狗的过程中,常常由于口渴,在家附近的便利店买水喝,由于便利店不让狗进,她就让“Puppy”在门外等,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超群的不变性。
当天,许多家长与田密斯有一样的感受。活动进行了半小时,中心休息10分钟。上半场,“大狼”尽心尽力地展示点叫、跳背、越障碍等30多个技巧,孩子们也从各种不感兴趣、心神不宁转换到专注,并报以掌声。
活动内容:“星语心愿 每一个生命都出彩”2024年世界自闭症日主题公益活动
考核课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参与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使自家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希望通过专业训练使它们最终成长为治愈犬,从而带领它们走上公益道路。
我在国外的时候,由于它是服务犬,我能够带它进课堂、进图书馆,很和谐。我期望天津成为宠物友好城市,让越来越多的人包容动物,让动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如果不出意外,经过必要的复训后,“Puppy”等几只狗就可以参加下次的治愈犬公益活动了。而“菜菜”虽然长着一副憨憨的表情,看上去很有缘分,但当天表现不是特别出色,服从性和稳定性都需要继续锻炼。还有柴犬“汤圆”,由于服从性稍差,有待观察。
皓天让“大狼”坐到椅子上,它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身形端正并传递着松弛感。当皓天发出指令时,“大狼”发出一声“汪”,一直哭闹的辫辫忽然不哭了,还看了“大狼”一眼。皓天数“2”,“大狼”又发出“汪汪”两声,辫辫竟然笑了,在场的成年人都松了一口气。
考核课的第一个环节,要求每个主人单独带领自己的宠物随意展示,以便考官观察狗与主人的默契水平和主人在训练狗时的态度,进一步挑选出适合做治愈犬公益事业的狗狗家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动物共同生活能为人类身心健康带来益处,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缓解压力。动物辅助疗法是一种以动物为媒介的心理康复手段,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把动物作为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强化物,帮助孩子们增强和内部世界的联系和互动,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谢怡说:“作为辅助动物,马、海豚、狗都是很好的动物伙伴,狗狗在生活中更常见,所以我们选择了治愈犬这个项目。”经过调研、沟通、课程编排等筹备,2023年10月,天津治愈犬团队和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共同开启治愈犬融合课项目。
皓天,35岁,是宠物行为训导师。大学毕业后,他先在一家幼教机构工作。2011年开始从事宠物教育,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2023年,皓天带狗狗在电视台录节目时期结识谢怡,谢怡邀请他参加自闭症儿童康复活动,二人一拍即合,成为公益伙伴。皓天从事过少儿教育,并且曾供职的教育机构有许多理念与宠物教育理念相近,他将这些融入治愈犬团队,十分喜欢且驾轻就熟。皓天说,他正在备考心理咨询师,想把人和宠物分离起来,更好地完成康复目标。
当天的6名自闭症儿童,各有各的症状。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两岁女孩辫辫听力非常敏感,由于饱受声音干扰,哭泣和恐惧已成为她的常态。活动当天,她从出场就一直在哭,大人把她抱紧,她还是委屈得不行。8岁男孩琪琪个头最高,却最不“听话”,他极端兴奋地在场上奔跑,不时趴到地上,需要大人把他带回座位。前文提到的豆豆也在妈妈田密斯的带领下坐好,作为社交障碍的自闭症患者,他不哭也不闹,但周围的天下也很难与他发生连接。
皓天适时互动,让说出狗的名字。孩子们纷纷说“大狼”,只有豆豆说:“它的名字叫大狗。”听起来像是在抬杠,但实际上正反映出豆豆的思考能力。田密斯说,豆豆学习能力强,他认识3000多个汉字,会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对算术特别感兴趣,但他对有生命的事物忽视,对父母也常常置若罔闻。田密斯担心,未来上学,如果他不看老师,即使学习能力强,仍然有可能跟不上,甚至担心豆豆走在马路上,由于专注数车轮,而忽视了车来车往的风险。这次活动,让田密斯很高兴,豆豆对“大狼”的表演很感兴趣,还数次拍手。
成立于2023年7月的天津治愈犬团队,多次走进自闭症康复中心参加各项融合活动,用治愈犬的职能、和善,让自闭症儿童打开心扉,打破成长。
关于治愈犬这个项目,它给了我很大信心。团队组建之初,没有成熟的队员,我带它去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上融合课,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原来是抚摸的,忽然就变成了抓,甚至揪下一撮毛儿来,没有经过训练的狗狗必定是不愿意的,但“大狼”情绪很稳定。我既疼爱又欣喜,觉得它作为我的狗狗去做公益,很不简单。后来,我们又设置了脱敏课程,在狗狗给孩子们上完融合课后,为它们进行脱敏安抚,释放压力。
天津治愈犬团队由我市养犬家庭组成,截至目前,已有35组家庭成为志愿者,其中仍在训练的25组,能承担志愿服务的治愈犬有50只左右。
承担团队公益使命的狗必须持有养犬证、狂犬疫苗接种证明和意外伤害保险。“我们团队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养宠志愿者,传递正能量。希望通过治愈犬项目让狗狗对社会有效,成为被关爱的朋友动物;提高养宠素养,从了解科学喂养,到了解训练,了解如何引导一只狗融入人类社会,进一步实现公益梦想。”
“奶糖”今年9月就5岁了,是萨摩耶犬。我今年26岁,是在美国纽约帕森斯读研究生时期,到圣地亚哥一个犬舍接回的“奶糖”。它小时候就显示出从命性高的特质,被推荐为服务犬。许多人看到它摸到它,都非常高兴。有朋友说,不如让它去当治疗犬。我又带它去上课,获得证书后,带它去我的大学里做治疗犬,还去过专为听障儿童创办的幼儿园。今年过年我回到国内,看到治愈犬的消息就报名了。可以继续让我的狗狗服务别人,我很高兴,今后有活动,我们还会参加。
下半场,孩子们已经和“大狼”很熟悉了。只见孩子们纷纷走上前跟“大狼”互动,抚摸、喂食。琪琪也平静下来,他亲密地趴在“大狼”身上,专注地喂食...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