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嘉年华》到《狗十三》,青春写实风宠影崛起!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3-24 00:35 3


还记得那个13岁的少女李玩吗?她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一个优渥家庭,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嘉年华》到《狗十三》,青春写实风宠影崛起!

爸爸送给她一只狗,取名为爱因斯坦,希望能为她带来快乐。然而,爱因斯坦在一次遛狗时走失了,李玩为了找回爱因斯坦,陷入了疯狂的寻找之中。

大人们却认为她在胡闹,不愿正视这个问题。一只与爱因斯坦长得相似的狗出现在了李玩面前,所有人都逼着她“相信”这就是爱因斯坦,一场关于“成长”的“凶杀案”就此展开。

李玩逐渐接纳了“爱因斯坦”,接受了家里突然出现的小弟弟。然而,爸爸却逼迫她在中年男人的饭局上给油腻的张叔叔敬酒,这几乎是全片唯一让人笑得出来的片段。

《嘉年华》到《狗十三》,青春写实风宠影崛起!

张叔叔以过来人的姿态教育李玩,而李玩则在庆功宴上吃下了“好心叔叔”点的红烧狗肉,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成长的残酷。

这部电影以“教育与成长”为主题,展现了三代同堂的家庭故事,虽然没有人是坏人,但却共同铸成了这个成长困境。

《狗十三》的豆瓣评分高达8.4,超越了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来几乎所有国产青春片。李玩的故事与每个在中国传统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有所重合,只是程度不同。

曾经的青春片总是围绕着校园恋爱、怀孕堕胎等桥段,而《狗十三》却将青春片的主题拓展到了“教育与成长”,展现了真实青春的多样面貌。

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充满危险,充满不确定。北大学者戴锦华曾指出,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它颠覆了“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片经历了从写实到偶像的转变。而《狗十三》的崛起,标志着现实主义青春片 回归。

《狗十三》和《嘉年华》的出现,让青春片不再局限于校园爱情,而是关注社会现实和青少年成长问题。这些电影成为了观众的一面镜子,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虽然现实主义青春片在市场生存艰难,但它们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正如刘慈欣所言:“在中国,现实的引力实在太沉重了,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我们比想象中更需要现实主义电影。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