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养狗记:从少女到狗妈的中国式成长”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3-24 00:34 3


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自2013年完成以来,终于在今天与观众见面。这部小成本青春成长片,与导演以往的作品风格迥异,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近期院线的一大亮点。

“养狗记:从少女到狗妈的中国式成长”

故事的主角,一个13岁的少女李玩,与她的宠物狗“爱因斯坦”展开了一段温馨又充满挑战的旅程。这只小狗,从抗拒到接受,再到失去,李玩的心路历程,正是中国式成长的缩影。

李玩,一个热爱物理的少女,在父亲送给她一只小狗后,从最初的抗拒到逐渐接受,她与爱因斯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命运却弄人,爱因斯坦不幸走失,李玩的叛逆之心被彻底点燃。面对家人的“威逼利诱”,她选择了坚持自我。

然而,当新的“爱因斯坦”出现时,李玩的生活 掀起波澜。这只小狗,原本是家人用来替代走失的那一只,却因为攻击了李玩的弟弟而被狠心送走。这一幕,无疑是对李玩心灵的又一次打击。

《狗十三》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电影中的饭局场景,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饭局文化,更揭示了家庭、教育和人情、人性的关系。

在李玩与爷爷奶奶的生活中,他们并不同桌吃饭,李玩总是端着碗坐在电视机前。这反映了她与爷爷奶奶之间的隔阂,也揭示了他们无法给予李玩心灵上的关心。而在一家人吃饭的饭局上,爷爷的威严一面得到了展现,父权制家庭的权力结构也得以体现。

编剧焦华静,作为年轻女性编剧的杰出代表,将电影的发生地选择在自己的家乡——西安。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特殊气质,还通过李玩与父辈的冲撞,揭示了传统文化与个人成长的矛盾。

电影中的牛奶,成为了具有象征性的情节。李玩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却还是被家人逼着喝牛奶。这暗示了父亲对她的忽视,也反映了中国人打不破的家庭观念。

《狗十三》中的青春并非我们熟悉的“残酷青春”,而是充满了况味。李玩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父权制家庭打压,最终选择了妥协。这让她开始接受社会规训,成长的代价似乎就是不得不去接受那些自己曾经绝对不能认同的事情。

李玩对父亲的失望,不仅仅因为他对自己的忽视和暴力相加,更因为她在饭局上看见父亲“猥琐”的一面。然而,我们也不能说这个男人身上没有可取之处,他对家人的情感还是十分真挚的。

“养狗记:从少女到狗妈的中国式成长”

电影的部分,李玩坐在父亲的车里接到了一直缺席的母亲的电话。放下电话后,她问父亲:“爸爸,你和妈妈是怎么开始的?”父亲没有回答,这个一直表现得很强势的中年男人在车里失声痛哭。这一幕,使得《狗十三》拥有了一个情感上的释放。

《狗十三》的导演和编剧们,一定带着一种对世界深深的无奈来拍摄这部电影。电影中的角色,无论是家人的亲情之爱,还是青春期的朦胧的爱,甚至是主人和宠物之间的爱,都无法有效地被表达和正视。这或许就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狗十三》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那些我们曾经在生命中都遭遇过的不被理解的强加的“爱”,这种“爱”是那么强大,滋养着我们,也伤害着我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丧失了正常爱人的能力?这似乎也是电影提出的问题。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