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猫咪驱虫,你真的做对了吗?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8-18 14:20 16


新手养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尤其是在驱虫方面很多宠主可能在辛苦地给咪驱虫之后因为操作不当,最后几乎等于白忙活了。今天就给大家了咪驱虫的四大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猫咪驱虫,你真的做对了吗?

猫咪驱虫误区一:猫咪不出门不用驱虫

如果家里很干净,平时也没有给咪吃生食,是不是就代表咪不会感染寄生虫

错!

即使咪不出门,它也可能会通过其他渠道感染寄生虫,比如:铲屎官在路过花丛或草地时裤腿、衣角和袋子上可能会粘上寄生虫或虫卵。咪在家时也可能会翻垃圾桶、偷喝马桶水,或者是从下水道口、绿植、阳台等其他地方摄入虫卵或感染体外寄生虫。因此,即便是从来不出门的咪,也需要定期驱虫。

猫咪驱虫误区二:驱虫前后洗澡

如果给咪用的是口服类驱虫药,驱虫前后洗澡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我们用的驱虫滴剂,驱虫前后3天是不能洗澡的!

因为驱虫滴剂是亲脂性的,需要借助皮脂腺的扩散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驱虫前后给咪洗澡,会导致咪的皮脂流失,导致驱虫效果大打折扣。

猫咪驱虫误区三:不看成分乱选驱虫药

市面上有很多种类型的宠物驱虫药,不同成分的功效不同,不能只看到“驱虫药”三个字就直接购买,要确定它是否适合你的

如果是定期预防性驱虫,大家应该使用驱虫谱比较广泛的驱虫药,比如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成分的驱虫滴剂,这种驱虫药可以同时驱杀多种体内外寄生虫,包括绦虫、蛔虫、钩虫、跳蚤、耳螨、疥螨、虱子、心丝虫等12种体内外寄生虫,而且成分比较温和,副作用更小。

猫咪驱虫误区四:驱虫手法不当

驱虫滴剂需要通过皮脂腺发挥作用,所以应该滴在皮肤上而不是毛发上。由于一些咪的毛发比较厚实如果驱虫的时候不配合,就很容易滴在毛发上,进而影响驱虫效果。

因此,在使用驱虫滴剂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咪感染寄生虫可能会导致掉毛、皮疹、体重减轻、贫血、发育不良、呕吐、腹泻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给予重视!不管是多家庭还是很少带出门的单家庭,都要定期给咪驱虫。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