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弃养宠物背后暗藏较大风险 疫情期间,被遗弃的宠物狗增多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4 40


弃养宠物背后暗藏较大风险

国内培森动保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国内流浪动物现状及成因》一文显示,随着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遭到遗弃的犬、猫数量也在逐年递增。据统计,全球流浪动物数量约为2亿只,国内流浪动物数量为4000万只,占全球流浪动物总量的五分之一,它们的生存情况异常艰辛。

记者发现,除了常见的宠物猫、狗被主人弃养的现象存在以外,近年来,“另类宠物热潮”一浪接着一浪,比如王思聪买羊驼、宋茜养香猪、程潇养蜥蜴等等。一些人甚至为了满足心中所“爱”,将薮猫、画眉鸟等国家保护动物当作宠物饲养。被遗弃的宠物中也包括一些另类宠物,这关联到的法律和生态等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

弃养

弃养宠物的原因五花八门

患病、搬家、家人不同意、备孕等等都成了弃养动物的原因。很多人弃养宠物,其实迫于无奈或者不可抗因素,还有的人因“宠物热”冲动性购买,或者被商家忽悠购买……

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公众最不能接受的不文明养宠行为中,弃养排在首位。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宠物被弃养的帖子,“有的人‘病了’,他们养猫、养狗、养鸭子……不是为了照顾好动物的一生为目的,而是跟着流行趋势,把动物当成‘爱马仕’。它们不只是商品,还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啊!”

“弃养动物的原因五花八门,患病、搬家、家人不同意、备孕等等都有。很多人弃养宠物,其实迫于无奈或者不可抗因素。”宠物医生朱鹭迪说。记者了解到,还有的人因“宠物热”冲动性购买,或者被商家忽悠购买……

价格相对高昂的柯尔鸭,也存在被遗弃的现象。柯尔鸭,外形圆滚滚,羽毛雪白,因王思聪高调购买和各种有趣的表情包爆红。柯尔鸭的相关市场也很火爆。市场上,一枚柯尔鸭鸭蛋价格100元起步,有的高达2000元。一家专卖柯尔鸭的淘宝店客服告诉记者,柯尔鸭成鸭价格普遍为几千元不等,极品成鸭价格更是高达3万元。一名宠物救助者告诉记者,她也收到过一只腿有缺陷的柯尔鸭,它原来是一名小学生所养,之后因家人反对被送走。

朱鹭迪曾救助过被遗弃的蜜袋鼯。蜜袋鼯是近几年新兴的另类宠物,在抖音平台话题#蜜袋鼯#达到28.8亿次播放,还有3个破亿的相关话题。这只被遗弃的蜜袋鼯,当时和一个烂苹果一起,装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里,被扔在路边。朱鹭迪的一个客户捡起瓶子送到他所在的医院。“身子很瘦,也没有什么精气神。”经过朱鹭迪的救治,这只蜜袋鼯被他的一位客户领养。

记者从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处了解到,在保护站的日常工作中,他曾救助过不少不属于北京市的物种,有的甚至是国外的动物。李理分析,“有人想突出自己的个性,表现跟别人不一样,为了显摆,饲养一些另类宠物,有的还是野生动物,这是违法的。”

启明动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乔伟告诉记者,把狗遗弃到救助中心的人很多。“我们治好了一些有病的狗,还有主人要把它们要回去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乔伟说,遇到这种情况,中心是不会退还的,会给宠物找一个新的主人。

就在今年6月末采访的当天,派出所联系启明动物救助中心领回一只被丢弃的布偶猫。布偶猫的市场价格在一万元上下浮动,尽管价格并不低,但也不乏将其丢弃的人。这只布偶猫被主人装在猫袋里遗弃在路边。因为在太阳下面暴晒,猫袋里温度很容易飙升到摄氏四五十度,猫可能很快就因为脱水而死。

乔伟说,有些有钱的宠物主不在乎转卖的钱,买了品种猫、狗就直接丢弃,懒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卖。对于他们来说,遗弃可能是成本最低的。

乔伟还提到,一些尝试繁殖的饲养主因为养的动物贬值就丢弃。以前贵宾狗也很名贵,这两年有不少贵宾狗成了流浪犬,这跟贵宾狗数量变多、不值钱有关。

后果

被弃养的宠物大部分都活不下来

被弃养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无形中也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遗弃“异宠”,也可能增加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

湖北省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遗弃、流浪在外的宠物,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弃养宠物的行为无形中会给社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比如流浪狗容易打架、咬人,甚至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

启明动物救助中心日常遇到的遗弃情况中,包括刚断脐带的小狗,被丢弃在垃圾桶里。乔伟说,这种情况下小狗很难救活,100条里能救活一条都很难, 要找大一点的狗带着小狗。

“若宠物被弃养,会加重焦虑的压力,并且部分动物有严重的自残行为,甚至死亡。像蜜袋鼯这样的另类宠物,因为孤独和抑郁可能会自残。”朱鹭迪告诉记者,如果宠物被弃养,宠物的自身健康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宠物类型需求愈发多元,蛇、蜥蜴、菱锯脂鲤等“另类”宠物,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另类宠物,也称为“异宠”,是区别猫、狗等传统宠物的家庭饲养伴侣动物,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到哺乳动物,无所不包。 也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异宠”是未经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驯化,在属性上仍属于野生动物的动物。

柳州小动物保护协会日常会救助寻常的猫、狗,也救助过美洲绿鬣蜥、刺猬、兔子等另类宠物,还有猫头鹰、猴面鹰、號、土拨鼠等野生动物。协会志愿者薇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7月,救助队在市区救助了一只被遗弃在外的美洲绿鬣蜥。该绿鬣蜥是当地消防队员发现移交在此的,当时已接近一米五长。因为气候不同,协会仅仅照顾了两年就去世了。薇薇表示,绿鬣蜥在国内是外来物种,城市里出现这么大的野生美洲绿鬣蜥,极有可能是有人饲养遗弃的。

尽管如今有很多民间救助志愿者团队自发救助各类需要保护的动物,但并非每个都有另类宠物的救助经验。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就发文表示,救助的是猫和狗这类动物,没有救助异宠的经验。救助队会根据情况,提醒发现者联系林业局和森林公安或其他相关部门加以解决。

在保护站的日常工作中,李理曾救助过不少不属于北京市的物种,有的甚至是国外的动物。早些年有的人一麻袋一麻袋地将“不知品种”的蛇放生,有的人将巴西龟、鳄龟等动物放归野外,“这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局部的毁灭性打击。”

李理还提到,有人将藏獒、赤狐、眼镜蛇等动物当作异类宠物饲养后又放归山林,其本身可能没有纯正的基因或者有相关疾病,会对本地相关动物带来传染隐患、基因不稳定等问题,很多情况都会影响当地的生物环境。李理也表示,随着管理的加强、法律的完善,近年来保护站遇到野生动物被当作异类宠物饲养的现象变少了。

“近年来国内饲养异宠的人有增多的趋势,但并不是每个饲养者都清楚饲养异宠存在哪些潜在风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孙全辉博士说道,“不断升温的异宠需求除了直接影响动物本身,也可能增加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

背后的法律问题

专家:

如果饲养、丢弃的是外来入侵物种,有可能涉嫌犯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钱叶芳教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对放生有限制性规定,但对遗弃宠物没有特别规定。只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对于犬这样常见的宠物规定不能遗弃,例如山西省吕梁市公安局和城市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切实规范文明养犬行为的通告》规定,不得虐待犬只,不得遗弃犬只。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孙全辉博士告诉记者,“不少被贩卖的异宠种类其实属于濒危物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国际贸易,有的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禁止非法饲养。”一些人弃养的绿鬣蜥,被列入CITES附录二,依法被核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收购、运输、出售绿鬣蜥在我国是违法的。

“据了解,饲养野生动物宠物的法律法规目前尚在起草之中,未来部分人工繁育的鸟类和爬行动物有可能被允许作为宠物饲养。”孙全辉博士还提到。

国内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家阮齐林告诉记者,如果饲养、丢弃的是外来入侵物种或者是国家保护动物,那么有可能涉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阮齐林提到,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及各省的一级、二级保护名录的动物,是不能由个人擅自饲养作为宠物的。国内已加入CITES,其附录一、二的物种等同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若饲养会涉及法律风险。

阮齐林表示,《民法典》第1249条规定,被遗弃或者逃逸的动物在被遗弃或者逃逸期间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管是什么宠物,只要不涉及破坏环境,不是保护动物,一般来说饲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饲养的宠物给他人造成损害,侵犯到他人的权益,宠物主便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

一些地区正在完善相关的规定

孙全辉博士告诉记者:“对于饲养猫、狗等传统意义上的宠物,我国《动物防疫法》、各省市出台的《饲养宠物管理规定》《犬只管理条例》等,都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记者检索发现,一些地区在防止弃养宠物行为方面,正在完善相关的规定。

上海首例养犬人遗弃犬只案发生在2020年,两位外卖小哥在路边发现一只被人弃养的受伤的老年犬。上海浦东警方介入后,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对弃养人吴某处以罚款500元。

在湖北,今年3月1日施行的《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规定,遗弃饲养的犬只的,由养犬登记机关收容犬只,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在福建,弃养犬只造成疫病传播或将被罚款一万元。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动物防疫条例》,该《条例》将于10月1日施行。该《条例》要求,饲养犬只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弃养,并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随意弃养犬只,造成动物疫病传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处最高一万元的罚款。

“喜欢动物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在旅游、保健、饮食、养宠等生活消费中,奉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减少对动物的不利影响,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孙全辉博士表示,“保护和善待动物是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中姓名薇薇为化名)

(成都商报)

疫情期间,被遗弃的宠物狗增多

“这一段时间我总觉得小区附近的流浪狗多了起来,很可能是新闻上说有宠物狗确诊后,一些养狗人士过于敏感,遗弃了自家的小狗。”市民吴女士所说的情况在同小区的多位居民处得到证实。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居民:有流浪狗很干净,应该是刚遗弃没几天

3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吴女士所居住的观屿国际小区,她告诉记者,这两天明显感觉小区附近的流浪狗增多,有些狗狗明显是家养的。“我本人特别喜欢狗,见不得这些小生灵被这样对待。”吴女士说,“昨天我见了一只狗,腿还一瘸一拐的,看着让人心疼。”

根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公布,3月4日晚,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家的爱犬经过多次病毒测试,其样本在多次新冠病毒检测中均呈弱阳性反应,因此认为这只狗狗已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但该宠物目前无任何新冠相关病症。此消息一出,顿时网友们炸了锅,各种疑问层出不穷,各路无聊的喷子也重出江湖,甚至有“爱狗人士死全家。“的网络激进留言。

据吴女士判断,居住小区附近的流浪狗增多很可能与这条新闻有关。记者在与吴女士交谈的半小时内,确实见到了3条流浪狗从身边经过,从这些狗狗的外观看,不像是流浪很长时间了。

那么疫情期间,郑州市的流浪狗是否真的增多了呢?对此,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养犬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在一周前,养犬办会同各区养犬管理部门,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的流浪犬、个别养犬市民遗弃的无主犬共计81只,送往郑州市犬只收容站进行集中收容,此举是郑州市疫情防控期间犬只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

“目前看来全市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平稳的,下一步各级执法管理部门将坚持常态执法巡查,重点加大对公园、河道、广场等公共场所遛犬人员的劝阻和不文明遛犬、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的劝阻和处罚,并协助社区、物业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犬只管控工作。”养犬办工作人员说。

专家:不要过度敏感,对宠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遗弃家养动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把这些动物变成“流浪”动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一来不道德,二来会增加流浪动物数量,会加大各种疫病传播的风险。 一些外来物种,随意丢弃到外界,如果大量繁殖,还有可能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发生和野生动物有关的疫情,在病毒源头宿主不明朗的时候,与野生动物有亲缘关系的比如鼠类、禽类,就可能变成病毒源。随意把它们丢弃,就有可能让它们变成中间宿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此时实在不想饲养家中的动物,可以与当地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对动物进行妥善处置。”王教授说。

如何好好管理家里的宠物猫狗李先生经营宠物医院多年,他说不要把宠物散养,不要让宠物接触可能的病毒携带者,不要让宠物跟流浪动物玩耍、接触,与宠物接触后一定要洗手。作为宠物的猫与狗,经历了人类长期驯化的过程。在这种长期的豢养和驯化的过程中,猫狗已经与人类互相适应,人类和猫狗互相对一些病毒、细菌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对于不能适应的病毒、细菌,人类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避免问题出现,减少危害。比如狂犬病和寄生虫,人类是有疫苗和驱虫药来控制的。

日常的防护必不可少,李先生进一步解释,在与宠物接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与宠物的日常清洁卫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与宠物必要的户外活动回来后,要及时清洁洗澡。遛狗可以,但一定要牵绳控制,回家后尤其要注意清洗狗爪和狗尾巴。一直待在家里、没有接触到疫情的宠物,基本不会传染新冠状病毒的,不需要抛弃,更不必扑杀。

除猫狗之外,有些人还喜欢把鸟、乌龟等野生动物当宠物养。虽然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感染鸟、乌龟等家养野生动物。 在当前大环境下,“野生动物”本身已成为一个敏感词汇。有些野生动物本身可能带有病毒,这些病毒或许在野生动物身上不发作,但通过人体接触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如果贸然将野生动物拿来直接当成宠物,还是存在很大健康隐患的。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静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