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5 07:21 18
金鱼演变到今儿个,真是花样百出。就说说那鱼鳍,简直是个大杂烩,什么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脂鳍,尾鳍里头还分长尾、宽尾、裙尾、短尾、凤尾和蝶尾,简直跟时装秀似的。
咱先来说说鱼鳍的作用,它不光是用来游泳和保持平衡,还特别有观赏性,那些飘逸的身型和摆动,看得鱼友们眼花缭乱。不过,今天咱们要聊个特殊点的话题,就是“鱼倒鳍”的情况。
鱼友们在后台问我,发现自家鱼儿有倒鳍,这到底是咋回事?一般情况下,鱼儿倒鳍多半是病态的表现。咱们观察鱼儿是否患病, 看的就是倒鳍。一旦发现倒鳍现象,基本可以断定是患有某种疾病。倒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病态倒鳍:鱼儿倒鳍通常是病态倒鳍,比如患鳃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皮肤病、肠道病、发鳔病、瓜虫病以及由于受寒、水温忽高忽低而患的感冒病等,都会出现倒鳍现象。一旦发现,就要马上诊治,万不可忽视大意。
2. 缺氧倒鳍:缺氧倒鳍是因为水中缺氧,导致鱼儿不能正常生活和摄食,血液中毒,轻者精神不振,重者中毒死亡。鱼儿浮头时,用手敲击容器,当金鱼受震动后,马上转入水底,背鳍马上立起,而又马上倒下去,反转身子又浮到水面,这种现象就是缺氧倒鳍。需马上更新水质,以防缺氧死亡。
3. 正常倒鳍:鱼儿在无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倒鳍的,但有时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饱食后进行休息,也有倒鳍现象,这是正常倒鳍,并非是病态。6-7岁的老鱼,由于衰老的缘故,也经常倒鳍,这也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其他异常反应,就没有问题。
金鱼尾鳍注重整体的协调美。今天正好讲到这块,也顺便给大伙分享下金鱼尾鳍的鉴赏方法。
对于绝大多数的金鱼品种来讲,都以四叶尾最佳。具体形态一般都要求亲骨舒展,尾叶平整,尾芯端正;细节上要尾叶宽阔,尾端圆滑不尖锐,鳍条清晰,质感柔韧适度。
金鱼尾鳍注重整体的协调美。认识、辨别金鱼的尾型差异,也需要从整体出发,以金鱼尾鳍的各部分对照鱼身各部的比例来加以区分。
普通长尾金鱼最为普遍,尾长约等于身长,我们一般选择它作为参照基础,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其它尾型的比例特征。
普通长尾金鱼尾凹深,亲骨角度小。“尾凹”是指两侧尾叶凹陷处的简称。尾凹深浅对金鱼尾叶宽窄及尾鳍边缘形态有直接影响。亲骨的角度主要从俯视来看其向鱼身两侧展开的程度来判断。
金鱼尾鳍辨析图解 上图中的比例是各种尾形的最低标准。例如宽尾金鱼,尾鳍长度必须大于胴体长度,浅尾凹才能发展出宽尾。叶宽尾金鱼的两侧亲骨自然舒展的角度小于180度,若自然舒展达到180度就可以归为平直形的蝶尾了。
一、长尾 长尾一般是胴长<尾长≈身长;尾凹>胴长;亲骨<180度。
二、宽尾 宽尾基本是尾长>胴长;尾凹<胴长;亲骨<180度。
三、裙尾 裙尾是尾长≥身长;尾凹≈无;亲骨<180度。
四、短尾 短尾是尾长≤胴长;尾凹≈无;亲骨<180度。
五、凤尾 凤尾是尾长>身长;尾凹>胴长;亲骨<180度。
六、蝶尾 蝶尾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尾型,平直尾、小回雉尾和大回雉尾。平直尾是尾长≥胴长,尾凹<胴长,亲骨=180度;小回雉尾是尾长≥身长,尾凹≈无,亲骨>180度;而大回雉尾是尾长≥身长,尾凹≈无,亲骨>270度。
对金鱼尾型的介绍,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愿各位鱼友们都能养出好鱼,也愿她们都能健康成长。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