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象山渔户大黄鱼养殖秘诀,年销千万,渔村热议!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6 03:38 13


  话说咱浙江这边有个小村庄,村里住着千千万万靠养鱼为生的普通人。这日子过得,那可真是苦哈哈的,毕竟渔业养殖的利润越来越低,让人逼不得已得寻求创新,提高产品品质。

象山渔户大黄鱼养殖秘诀,年销千万,渔村热议!

  但说也巧,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位养鱼人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终于找到了一门独家秘籍,让自家的大黄鱼在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一公斤能多卖20元,销售额高达上千万,还带全村人一起发家致富。

  这位养鱼高手名叫钱国飞,是村里的小黄鱼资深养殖户。那么,这个普通的男人究竟是如何在众多卖家中脱颖而出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的致富经验。

  钱国飞出生在象山黄避岙乡高泥村,这里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当地的养殖大户共同出资成立了公司,努力提高养殖技术,提升产品品质。

  那时候,全村的养殖产品还是以鲈鱼为主,已经做到了远销海外。后来,大黄鱼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一路走高,村里的村民也开始加入大黄鱼养殖的队伍。

  钱国飞从小就生活在村里,看着村里的人从最初的鲈鱼养殖,到现在的大黄鱼养殖,从最初一家一户简陋的水箱,到现在设备完善的渔排搭建起来,见证了村庄的发展。

  那时候,钱国飞最喜欢的就是呆在自己家的鱼箱旁边,看着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一整天都不会腻。

  经过一天的投喂,慢慢长大的鱼儿被捕捞起来,放在冰块里,跟着大货车发向全国各地。然后这些鱼就会变成一张张钞票,再变成家里日常使用的电视,服装和各种各样的食材。

  那时候大黄鱼因为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且售价较高,基本上成了高丽泥一半以上村民的养殖的第一选择。

  最开始由于运输技术不够成熟,运输成本也十分昂贵,全村的村民都是,在半夜捕捞大黄鱼,然后迅速放进冰桶里,盖上棉被,保鲜运输到全国各地。

  因为鱼身上有一种特殊粘液,里面含有可变色素细胞,在黑暗的情况下就会变成金色。为了保证冰鲜运送到达的大黄鱼的品相,钱国飞在收获的季节经常一忙一忙就是几个通宵。

  好在当时他们村先人一步开始养殖,大黄鱼的价格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到了2010年,大黄鱼养殖的渔民越来越多,整个市场供大于求,以前一公斤可以卖100多的大黄鱼,直接跌到了二十多块钱。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钱国飞去福建给老客户送货,看着这一日日低下去的售价,他带着满心烦闷和无奈,在福建的街头闲逛。

  竟然发现这边街头有人在路边卖大黄鱼,却是鲜活有生命力的鱼,每公斤的价格竟然能比冰冻的贵50多块钱。

  看着如此高的利润,钱国飞也心动了。回到家的他开始查询生鲜运输的技术,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市面上冰鲜大黄鱼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深海鱼类,一旦离开水面就很难适应外部的环境,往往不到几分钟就会死亡。

  而市面上常见的活鱼运输方式,要么是用充氧带运输,需要人工一个一个地打包,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运输成本极高。

象山渔户大黄鱼养殖秘诀,年销千万,渔村热议!

  心动不如行动,钱国飞自己开始尝试活鱼运输。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运输途中大黄鱼的伤亡严重,主要还是因为填充的海水也很难达到活水车需要的标准。

  可是,一套海水过滤设备都要五六万块钱。还没开始赚钱,只要投资大量金钱,难免有些担心以后不能回本。

  贫穷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大家口中的调侃,有时候确实是逼不得已的结果。想到之前在电视上看到野外求生的人自制的过滤装备,钱国飞开始在自己的房间修建水泥池,尝试用沉淀来过滤水中的杂质。

  这种方法看起来十分简陋,仅仅需要几千块钱的成本就是它最大的优势。好在钱国飞的实验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保证运输途中鱼类所需要的含氧量的问题。

  同时为了减少运输途中大黄鱼需要的氧气,他也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运输的海水中加冰,这样可以降低大黄鱼的体表温度,让鱼误以为冬天已经到来,直接进入冬眠状态。

  就这样,在大黄鱼市场接近饱和的时候,钱国飞用鲜活的大黄鱼杀出了一条血路,以每公斤80块钱的高价,卖出了自家养殖的全部黄鱼,多赚了100多万。

  可是好景不长,看着钱国飞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很多养殖户也开始做起了活的大黄鱼的生意,鱼类的价格再一次开始慢慢变低。

  直到2015年,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意外发现他用来招待的大黄鱼,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有嚼劲。钱国飞自己在家经常吃鱼,可能没有发现朋友,却一下子点醒了他。

  原来这一批鱼是去年没有卖完就一直养在鱼塘里的,因为鱼苗已经成熟,投放的饵料也慢慢减少,没想到竟然意外提高了鱼的品质。

  可能就像农村散养的大黄鸡,活动量更高,生活条件更艰苦,肉质反而提高了。于是穷则思变的钱国飞又开始打起“瘦身鱼”的主意。

  新的点子已经出现,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它落实到实践方面。这一年钱国飞前往各地考察鱼类养殖基地,思考有没有能够借鉴到自家渔排上面的技术。

  2016年十月份,他在杭州看到有人为鱼苗修建长方形的跑道,以此提高鱼儿的运动量。深受启发的钱国飞马上回到家里,开始思考如何把这项技术运用到自家的渔排上。

  钱国飞自家的网箱是18*18的正方形。当初那么修建,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更大的容量。现在既然目标瞄准了中高端市场,那么,网箱的规格自然而然也要发生改变。

  像杭州那边的村民一样,重新修建跑道成本过高,钱国飞仔细思考了一晚上,决定把自家的网箱改成12*32米的长方形,这样大黄鱼游动的距离增加,活动量自然而然也就起来了。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推广,钱国飞得“瘦身大黄鱼”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每公斤鱼类的定价直接升到了80-120之间。

  直到2020年,钱国飞养殖的大黄鱼一年的销售收入直接超过了1000万元,震惊了村里一众渔民。

  钱国飞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以及不断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成功地提高自己的收入。之后,他还组建公司,帮助村民共同富裕。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